学院新闻

【中国发展论坛暨第四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第二分会“农业大数据与高性能处理”

发布日期:2017-07-13 浏览次数:

(电波通讯社 记者 缪旭 2017年7月12日 报道)


(摄影 冀际安)

7月9日,2017届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第二分会  “农业大数据与高性能处理”分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539会议室召开。会议围绕大数据应用、智能农业、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共邀请了十二位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和博士,还有二十二位论文作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了研讨交流。

  本次会议由孙瑞志教授、黄岚教授、郑丽敏教授、杨丽丽副教授主持,信电学院高万林院长、计算机系吕春利副教授、李振波副教授以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员樊伟副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贵州航天智慧农业公司研发部主任蓝春等其他单位专家等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听取了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韩锐博士做了题为“大数据机器学习系统:精确近似计算技术”的报告,介绍了大数据机器学习系统的动机,分析如何从系统层面提高算法性能;接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李卫军研究员在他的报告《农业智能化技术展望》中从智能化角度对智慧农业(饮食精细化、加工精细化、种植精细化和育种精细化)做了详细的介绍;随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覃鸿在《近红外定性分析技术与农产品无损鉴别》中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原理以及带来更高效的生产和更品质的生活;短暂的茶歇之后,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尚宁、杨亚飞总监则在《智慧农业信息安全挑战及对策》中详细介绍了展智慧农业的过程中信息安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对策。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王建旭带来了他的题为“鲜肉样品中近红外光子输运蒙特卡洛仿真”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蒙特卡洛仿真的原理以及其应用领域。随后,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胡慧在《教育云平台架构》介绍了用网页发展技术建立一个功能更加完善的教育辅助平台;会议的最后,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陈雪瑞在《农业工程技术应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模型研究》对农业工程技术应用水平分析,构建了4级指标体系。

  7月9日下午,博士与硕士的报告会议准时召开。首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宋越做了《语音控制多媒体播放机器人的研究》的报告,介绍了语音控制多媒体播放机器人有助于提高农业化的水平;接着中国农业大学博士何志辉在他《纵列式无人直升机设计》报告中介绍了如何把高效、试用性较广、低成本的纵列式无人机运用到植保中;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张莉《基于机器视觉的西红柿成熟度实时识别研究》在考虑多种天气情况下,提升处理效率,实现番茄成熟的实时识别;而来自鲁东大学的硕士杨照璐在他的论文《基于SURF的多视图仙人掌三维重建》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URF特征的多视图仙人掌形态重建方法,从一组在不同角度拍摄的仙人掌图像信息中重建得到仙人掌的三维模型;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刘成启则做了题为“基于图像处理的复杂背景黄瓜外观品质检测”的报告,在其中介绍了通过改进Grabcut算法对复杂背景黄瓜图像进行精确识别,并设计集成此改进算法、形态学和灰度共生矩阵的工具进行外观品质检测;随后来自鲁东大学的硕士朱华带来了她《基于多核K-SVD的玉米品种分类方法》的报告,针对复杂背景和部分遮挡情况下的玉米品种分类识别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多核的字典训练方法,结合稀疏表示进行图像的识别分类;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李晨带来了《基于LSTM模型的水产养殖溶解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的报告,采用LSTM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溶解氧序列进行预测,该方法适合数据量大的样本,使得预测结果更精确。还有十几位硕士研究生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汇报。会议针对学术报告展开深入研讨,还为每位参会报告人颁发了参会证书及奖品。


电话:010-62736746

邮箱:eic@ca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邮编:100083

微信关注

©2017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校备案号:308_1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