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农业农村部领导对我院研究报告作重要批示

发布日期:2022-07-07 浏览次数:

今年“三夏”期间,我院农业农村部农机作业监测与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通过创新“北斗+信息员”机制,将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程服务于全国小麦机收动态监测、量化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肯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致谢。

2022年4月,在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指导下,针对新冠疫情对小麦跨区机收预期影响,重点实验室通过在线座谈、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撰写了《新冠疫情对小麦跨区机收预期影响调查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机手跨区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关切的主要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了小麦主产区对外来收割机的依赖程度,为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发现问题、制订相应政策和保障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农业农村部唐仁健部长和张桃林副部长分别对报告做出肯定性批示,并要求进一步做好预判预警,保障跨区机收顺利进行。


为落实部长指示,重点实验室成立“麦收快讯”和“麦收应急”两个工作小组。“麦收快讯”小组由陈瑛副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翟卫欣副教授领导,每日基于北斗轨迹开展数据挖掘,编制和发布《麦收快讯》。“麦收应急”小组由吴才聪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和杨卫中副教授领导,与一线机手及时对接,随时响应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交待的工作。

6月1日起,《麦收快讯》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网站“三夏进行时”专栏进行发布,发布的数据主要包括在线收割机数量、分布热点图、收割时长与效率、收割面积排行榜等。同时,以上数据也为CCTV-17《中国三农报道》采用和发布,让观众得以从全局角度了解全国夏收进度。其中,《麦收地图》因趣味性强、通俗易懂,得以在各大平台广泛传播。

6月18日,CCTV-1在晚间新闻节目中,用时八分半播出了《卫星见证:奔跑的三夏》,重点实验室为该专题片提供了详实的《麦收快讯》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挖掘出2021年度跨区作业冠军,向节目组提供了其今年的作业轨迹和作业档案。6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乡村之声节目组特邀吴才聪教授参加《北斗带您17看麦讯》现场视频直播。《科技日报》也先后发表《“北斗+信息员”,小麦跨区机收的“保驾员”》和《“北斗+信息员”,为小麦跨区机收护航》,对重点实验室今年的有关工作进行深度报道。

    “麦收应急”小组针对农机化司提出的各类紧急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做出了及时的响应,得到了农机化司的肯定与好评。在“三夏”过程中,主要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小麦主产区各县今年和去年相比外来收割机增减情况?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的比例?跨区作业收割机平均跨越几个县?柴油价格上涨对跨区积极性和收益的具体影响?收割机在高速等收费公路托运过程中是否受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点实验室的20余位研究生在快讯编制和应急响应任务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博士生李冬独立承担了《新冠疫情对小麦跨区机收预期影响调查报告》的设计、调查和分析工作,夜以继日地分析和回复农机化司提出的各类紧急问题。硕士生权雷、匡开明、贾杰鹏、谢中祥、许智、李光远和博士生潘家文、张晓强等轮流值班,每日标注数据,及时微调模型,确保了《麦收快讯》数据的准确挖掘和及时发布。硕士生李光远利用GCN模型实现了低频轨迹的田路分割,在此次《麦收快讯》数据处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博士生潘家文创新性地开发了收割机分布热点图,实现了热点图每小时自动更新。博士生赵欣、硕士生黄嘉华带领张萌凡、王新鑫、岳志强等同学首次编制了《作业档案》与《跨区故事》,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许家伟、梁硕、韩瑞婧、张雪元、梁永浩、郭舟、胡宇尘、徐海松、高星宇、韩荣欣、周鑫炎等今秋拟入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也积极参与了有关工作。

此次《麦收快讯》的原始轨迹数据来源于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农机企业在稻麦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的北斗远程运维终端。《麦收快讯》的编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的指导和国家北斗精准农业应用项目的支持,农机作业大数据的管理和运行得到了学校信息办和网络中心的全面支持。


电话:010-62736746

邮箱:eic@ca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邮编:100083

微信关注

©2017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校备案号:308_1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