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信电硕士222党支部先行策划,与上庄实验站党支部、信息化办公室党支部、法律系教工党支部、信电博士第二党支部与和人发学院法律系本科生党支部联手,在上庄实验站进行了“红色1+1”共建活动,走访了翠湖现代化温室与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实地调研。此次活动旨在“了解农耕文化,增强兴农本领”,理解和传承农大科研前辈扎根乡村、艰苦创业的精神,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学生的农业情怀,并积极开展党建联学联建活动,推进学科交叉与本硕博及教师队伍深度交流。

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党员们首先参观了翠湖现代化温室,温室内绿意盎然,满目都是生机勃勃的番茄植株。技术人员首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温室的智能调控系统,包括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的自动调节技术;并详细介绍了番茄的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控以及如何确保番茄的优质生长。老师的讲解充满热情,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为现代农业技术的神奇而震撼。讲解过程中,同学们就番茄的品种选择、施肥技术、病害诊断等各方面踊跃提问。

 

在参观完翠湖现代化温室、了解番茄种植技术后,党员们驱车前往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一步深化了对农业的理解与体验。在上庄实验站,党员们首先聆听了老师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小麦播种技术的详细介绍。讲解中,老师强调了播种深度、密度、土壤处理等多个细节,这使得党员们深感农业并非想象中的简单,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技术和经验。在认真听完介绍后,党员们便开始了小麦播种的实践活动。初次接触,大家都表现得热火朝天,他们挥锄头、撒种子,完全沉浸在这片土地之中。每一位党员都希望亲自播下的小麦能够茁壮成长。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党员们对农业的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农业情怀。追忆农大科研前辈,从南泥湾开垦到土法制糖,从曲周改土治碱到南繁育种增产,无一不是扎根各地实验站,以肯吃苦、耐寂寞的科研精神埋头苦干,以团结群众、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奋勇前行,为新中国成立打破国外各类农业封锁,迈向小康时增产增收,脱贫攻坚中因地制宜提供了农大科研人的红色方案。

前往上庄实验站,是致敬稼穑精神的一小步,也是我们理解前辈的一小步,更是扎根农耕、尝试传承的一小步。万事开头难,各支部作为交流先导,为的就是打破交流壁垒,帮助大家克服规划与接触困难,可以更便捷地学习知识,提提建议,谈谈想法,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推动农业建设。在与实验站的交流过程中,信电博士、硕士党支部与人发学院法律系本科生党支部展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实践态度。很多同学表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也体会到立农业工作者的不易和艰辛,愿为改善农业工作难度,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稼穑青年一份充满朝气的力量。

 

在后续的交流会上,上庄实验站表示,未来会与信电博士、硕士党支部和人发学院法律系本科生党支部继续加强合作,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推动实验站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实现无纸化记录这一方面。双方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上庄实验站提供更多的技术和管理支持。尤其在实现无纸化记录方面,计划开展深入合作。对于上庄实验站来说,无纸化记录不仅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措施,更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出现信息丢失或错误的情况。而数字化、无纸化的记录方式则更加高效、准确。另外,针对在农机优化和病害智能诊断方面存在的问题,博士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积极献策,例如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精准定位,不仅可以解决播行不直问题,还可以根据设定轨迹进行自动作业,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地完成田间播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作物病害自动诊断,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作物图像,实现快速的病害诊断,帮助工作人员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治计划,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参观后,信电博士、硕士党支部与人发学院法律系本科生党支部均表示,未来还会继续与上庄实验站深入合作,针对实验站的实际需求,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双方都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推动实验站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进步。

活动不仅为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为信电博士、硕士党支部与人发学院法律系本科生党支部的成员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农耕文化、培养爱农情怀的机会。未来,双方都表示会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