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渔业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DF计划(Digital Fishery Programme)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一级学科农业工程中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方向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由李道亮教授团队与英国萨里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高水平导师合作,开展数字渔业多学科交叉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已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正式批准立项,执行期3年(2023-2025年),项目每年录取和资助1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攻读萨里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本次为该项目2023年第一批招生,欢迎符合条件的优秀硕士研究生积极申请。
一、招生类型、培养模式与学习费用
本次招生为2023年度招生,招生类型为攻读萨里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位博士生。
1.学制:原则上不超过4年(48个月,其中前12个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科研基地学习和参与实践,后面36个月在萨里大学或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学习和研究(简称“1+3博士生招生”,后同)。
2.培养模式:采用国内外双导师制,由中外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所修课程,成绩合格,达到萨里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标准,获得萨里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学位。中方导师负责学生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科研基地的学习和实践。外方导师为学生博士委员会主席,负责学生在萨里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习和研究。
3.学习费用:在英国期间,留学基金委(CSC)提供生活津贴(以当年CSC规定为准),包括生活、保险等费用;在萨里大学的学费,由项目导师承担,超出名额的部分同学,由导师和校方商议后决定;由于课题需要,研究生的额外国际旅费由项目导师科研经费共同承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不收取学生学费;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的不可预见费用,由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导师、留学基金委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二、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2.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3.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
4. 符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及留学国家、留学单位的语言要求(详见https://www.csc.edu.cn/article/2514说明);
5.申请该项目的同学不得同时申报同期的其它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或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6.有下列任一情况的申请人不得申报本项目:已获得国外全额奖学金资助;已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且在有效期内;已申报其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尚未公布录取结果;曾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未经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擅自放弃且时间在5年以内,或经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放弃且时间在2年以内;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回国后服务尚不满两年。项目有特殊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7.符合2022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办法》规定的其他申请条件。(详见:https://www.csc.edu.cn/article/2352)。
8.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技术、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能源工程、化学工程、水产等其他相关学科。
9.1+3博士生招生采用对外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申请人须为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在读硕士研究生(包括应届硕士毕业生)。在读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三、申请方式和要求
(一)申请方式
邮件申请。自招生简章发布之日起,申请人可按照以下申请材料要求,将申请材料按顺序合成一个PDF文件于2月15日之前发送邮件至邮箱(lixia2014@cau.edu.cn),邮件名称必须为“姓名+1+3报名”,材料符合要求后将收到确认邮件。
(二)申请材料及要求
请将以下所有材料按顺序合成一个PDF文件发送,不接受多个文件的压缩包。
1. 数字渔业交叉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生招生/选拔报名表(按要求用中、英文双语填报);
2. 本科和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学位授予时间不晚于2023年7月31日);
3. 英语证明:两年内有效且合格的雅思或托福成绩或在国外完成硕士学位,且论文与课程语言为英语(符合萨里大学的入学要求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要求。)
雅思成绩总分不低于6.5分,口语单项成绩不低于6.0分;或托福成绩总分不低于95分,口语单项成绩不低于20分。
萨里大学对于语言成绩详细要求见以下链接:
https://www.surrey.ac.uk/apply/international/english-language-requirements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对语言成绩无要求。
4. 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副高级及以上(含副高)专家推荐信(含专家联系方式)推荐信使用英文书写;
5.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英文),及PDF全文;
6. 主要学术成果复印件(发表的论文、获奖证明、专利等),非学位论文仅需提供论文首页,专利进需提供专利证书扫面件、获奖证明仅需提供证书扫描件即可。原件将在入学报到时核查时提供;
7. 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8.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官方成绩单(英文版);
申请截止日前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申请人将无法获得面试资格,尚未拿到合格英语证明的同学择优给予提前面试机会。
四、选拔原则与程序
1.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个人申请、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2.初审环节:申请者按照本简章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报名。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组织项目管理委员会专家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同学将会收到面试通知。
3.复试环节:①由项目办公室提交初审合格的名单至各课题组;②课题组根据报送材料确定并通知复试人选准备考核;③中外双方导师共同对进入复试的申请人进行面试考核,综合考核评估申请人的教育经历、学术背景、英语语言水平及科研潜力等基本情况,并将复试成绩报送项目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研究确定录取名单,于项目单位进行公示,同时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批准。
五、时间安排
面试时间拟定于2023年2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李霞,18811511062(同微信),王洋18310923982
电子邮箱:lixia2014@cau.edu.cn,andy_yangwang@cau.edu.cn
联系电话:010-62737741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
2023年01月06日
附件1:招生导师
(1)萨里大学导师信息
Name | Profile |
Prof. Guoping Lian | |
Prof. Tao Chen | |
Dr. Michael Short | |
Prof. Pei Xiao | |
Dr. Lianxiang Liu | |
Prof. Wenwu Wang |
可选研究方向:
l 过程智能优化
l 通信技术
l 可持续建模评估等
具体选题再和导师商议后决定
(2)慕尼黑工业大学导师和Topics信息
Topics | Supervisor |
Crop ecophysiology and modelling in indoor farming | Prof. Asseng |
Thermodynamics of plant growth | Prof. Minceva |
Low-cost and AI-driven high throughput plant phenotyping platform | Prof. Yu |
Development of novel sensors or materials for (soft) robotics in food packaging | Prof. Schrettl |
AI-based desig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for cultured meat (production) | Prof. Henkel |
Investigating the potential of precision-ag tools in livestock farming | Prof. Rufino |
Energy management for smart farming system | Prof. Bernhardt |
Prof. Yu & Prof. Kollmann | |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in urban gardens using remote sensing | Prof. Egerer |
(3)中国农业大学导师信息
姓名 | 教师主页 |
李道亮教授 | |
陈英义教授 | |
李振波教授 | |
安冬教授 | |
王洋教授 | |
位耀光教授 | |
赵然副教授 | |
郑颖颖教授 | |
付学谦副教授 |
附件2:报名表
数字渔业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博士生招生/选拔报名表
(以下内容均用中英文双语填报,未按规定填报者报名视为无效)
姓名/Name | (张三/Zhang San) | 性别/Gender | (男/Male) | 照片/photo | |||||||
出生日期/mm.dd.yy | 专业/major | ||||||||||
申请类型/Type (勾选) | 1+3 √ | ||||||||||
电话/Tel. | |||||||||||
邮件/e-mail | |||||||||||
报考院校 | |||||||||||
拟研究方向/which topic do you prefer (可多选) | |||||||||||
英语成绩/English | IELTS | 总分/score: | 口语/sub-score of speaking: | ||||||||
TOEFL | 总分/score: | 口语/sub-score of speaking: | |||||||||
其他 | |||||||||||
教育经历/Education Experience (从本科开始填写) | |||||||||||
起始/starting (mm. yy) | 终止/ending (mm. yy) | 学校/University | 专业/major | 学位/Degree | |||||||
工作经历/Working Experience | |||||||||||
起始/starting (mm. yy) | 终止/ending (mm. yy) | 工作单位/Affiliation | 职位/Position | ||||||||
学术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等)/ Publication, Patents, Awarding, etc. | |||||||||||
(请按要求顺序依次添加附件,并与上表合成一个PDF文件提交。不接受多个文件的压缩包)
电话:010-62736746
邮箱:eic@ca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邮编:100083
微信关注
©2017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校备案号:308_1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