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发起主办的“中国中车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江苏盐城闭幕。由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余强教授指导,学生熊心瑜、周文慧、丁岚负责的项目《“光能烹香”-一种车载可折叠式太阳能烹饪装置》,由路朋副教授和李碧月博士指导,学生李伟霞、吕奕霖、王梓婷、王健睿、王腾岳、周欣璨负责的项目《绿动未来——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双层优化策略研究》在此次比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为了解决传统户外烹饪方式中存在的携带不便、安全隐患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余强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套车载两段式伞骨架可折叠的太阳能烹饪装置,旨在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进行烹饪,不仅避免了传统烹饪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还实现了装置的便携性和温度可控性。
图1:车载可折叠式太阳能烹饪装置
为了解决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面临的投资规划不合理、运行成本高等问题,路朋副教授和李碧月博士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双层优化策略,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提升充电站的经济性和运行效率。
图2: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系统架构
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竞赛以“双碳”战略目标为指引,鼓励广大大学生将青春热血和创新激情投入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之中,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强化综合素质,竞赛主要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等可再生能源,作品包括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等以及社会实践调研成果,体现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及新技术。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决赛分为现场答辩、作品展示、专家质询与评分等环节。本次竞赛共收到全国305所高校提交的2013项参赛作品,1615项进入专业初评,最终217项晋级决赛。其中,本科生获奖154项,包括特等奖9项、一等奖44项、二等奖10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