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谨防电信诈骗 | 提高反诈意识,护航无悔青春

发布日期:2023-08-30 浏览次数:

(电波融媒体中心 记者 周雪滢 2023年8月26日报道)

你看过反诈电影《孤注一掷》吗?即使没看这部电影,你也一定在社交软件上刷到过这段话......

“想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前冲!拼一次富三代,拼命才能不失败!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积极阳光斗志满满的口号背后,隐藏着血腥阴暗的骗局。2023年暑期档,《孤注一掷》的爆火让人们将视线聚焦于电信诈骗的 “台前幕后”。

影片取材于上万例真实诈骗案件,每个角色和桥段都有许多真实人物、真实案件的缩影。在影片前期采访调研时,导演曾遇到过一个刚刚处理完诈骗案件的反诈警察,警察向导演介绍,仅一个月内就有五位大学生因电信诈骗而自杀。

据警察介绍,很多人中招电信骗局,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的关系并不大。无论是想挣钱的底层打工人,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人性弱点,而犯罪分子最擅长利用人性弱点来行骗。

面对电信骗局,预防大于执法。骗子将老窝设在海外,导致警察海外办案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想要更有效遏制犯罪行为,需要我们每个人加强警惕、坚定信念,不被贪婪所诱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以及防诈骗tips。

刷单返利类诈骗

网络刷单返利类诈骗已逐步演化成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主要诈骗类型,成为虚假投资理财、贷款等其他复合型诈骗以及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其他违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被骗百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受骗人群多为在校学生、低收入群体及无业人员。

仿冒身份欺诈

冒充亲友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受害者亲友的网络通讯工具密码,再冒充该通讯账号主人,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由为名向受害者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者的电话,以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事实为由,要求受害者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先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者的账户出现异常,再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者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受害者“猜猜我是谁”。随后冒充熟人身份,向受害者借钱。

购物欺诈

假冒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受害者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实施诈骗。

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者拍下的商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受害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在受害者下单后,称系统故障需重新激活。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让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快递签收诈骗:冒充快递人员拨打受害者的电话,称有快递需签收但看不清信息,需受害者再次提供,随后送“货”上门。当受害者签收后,再打电话给受害者,称已签收需付款,否则讨债公司将找麻烦。

活动类欺诈

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网络上,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际上帖内所留电话是诈骗电话。

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社交平台上。套取足够的个人信息后,以获奖需缴纳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防诈骗tips

五不

1、“不刷单”。不参与任何与“刷单”相关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2“不点击”。短信、邮箱等收到不明的链接不要点击。

3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要在任何网站接受通缉令、逮捕令和资产冻结令。

4、“不透露”。任何情况下,均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

5、“不转账”。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须核实。

五要

1、转账前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对对方身份。

2、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以及时撤回。

3、网上聊天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4、接到可疑电话或发现自己亲友被骗的要及时拨打110。

5、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希望大家在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情况时可以冷静谨慎,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让青春不负债,人生无阴霾。


电话:010-62736746

邮箱:eic@ca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邮编:100083

微信关注

©2017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校备案号:308_19034